本网讯,8月9日—10日,校长韦维、校党委副书记郭文、副校长肖振猛一行赴印江县调研教育帮扶项目,进村实地走访,了解产业扶贫,关爱激励驻村干部,勉励他们在距离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目标的最终百米冲刺阶段,在最为紧要和最为艰难的关头做好“百米冲刺”大文章。
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教育,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扶贫扶志又扶智必然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题中之义。在印江实验小学普同校区,校长韦维为该校印山书屋揭牌。揭牌仪式上,韦维强调,希望印江实验小学普同校区的同志们用好“印山书屋”这个载体,抓好服务、完善功能,倡导全员阅读、师生共读,树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理念,积极建设书香校园,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书香底色。下一步学校将在教师教育培训、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积极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中,与印江、与办事处、与该校永结同心、心心相印。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富口袋”不如“富脑袋”。调研组沿着崎岖的山路深入实地考察了峨岭关村的养殖鸡场,川岩村红心柚种植基地、杨柳塘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及黄金芽茶产业种植基地等,仔细了解龙头带动、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务工收入等情况。郭文表示,产业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对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驻村干部和帮扶村村支两委要以产业扶贫促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推动精准扶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辐射带动更多农民致富。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脱贫的质量,有效防止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切实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就业,直接关系百姓的“饭碗”和“钱袋子”,是民生之本。在峨岭街道办事处,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峨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刚汇报了近期工作主要措施、工作成效及后续巩固措施。肖振猛仔细询问了该街道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贵州师范学院帮扶的7个村适龄儿童入学教育情况和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希望他们继续做好“留雁”“送雁”行动,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比挝?,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恢复生产、促进就业,让人民群众在疫情过后亦可安其职、乐其业。
我校党校常务副校长兼组织部副部长杨昌顺、地理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吴亚平、峨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刚、街道办事处主任王芝豪、驻村工作队成员以及各村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文/图 丁蛟 审核/杨昌顺 冯建国

韦维参观养殖鸡场

郭文听取村委负责人汇报工作

肖振猛参观杨柳塘村辣椒种植基地

调研组认真听取驻村队长干正洋汇报工作

调研组参观茶园

调研组参观川岩村

韦维为印江实验小学普同校区“印山书屋”揭牌

考察组在实验小学普同校区合影